中国舆情法治网

  • 时政要闻
  • 一线观察
  • 法治政府
  • 法治中国
  • 社会焦点
  • 舆情聚焦
  • 媒体规治
  • 关于我们
为公益司法保护“中国方案”夯实法律基础
2025-10-27 14:18:13  来源:新华网

      10月24日,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,从办案领域、职权配置以及办案程序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,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这一公益司法保护的“中国方案”从法律层面立柱架梁。

  公益诉讼,关乎你我。守护舌尖上的安全、保障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、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乱象……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,依法代表公众向损害公共利益的有关主体提起公益诉讼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推动违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,破解了“公共利益谁来主张、如何有效保护”等实践难题。

  从行政诉讼法、民事诉讼法修改确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,到如今公益诉讼条款写入二十多部单行法;从制度初创时的“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”“食品药品安全”等四大领域,到如今覆盖面扩展至“反电信网络诈骗”“无障碍环境建设”等十余个领域。实践证明,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效能和优势日益凸显,在维护国家利益、服务发展和安全、助推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 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。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,把改革探索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,有利于解决现有相关法律规定较为分散、不够细化等问题,为系统性解决公益保护领域问题提供法律制度支撑,为更及时、更充分、更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夯实法律基础,提升办案的精准性、规范性。

 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力,筑牢公益司法保护之基。制定一部高质量的检察公益诉讼法,需要在草案审议、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充分吸收各方的真知灼见。同时,需要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老问题、新表现,有效适配全流程各条线的实际需求,强化各领域各方面的衔接协同,为保护公共利益兜住底,为提升办案质效把准脉,为凝聚保护合力搭起桥,更好发挥法律“治已病、防未病”作用。

上一篇: 生态环境法典2编草案......
下一篇: 量贩零食店,价廉味美......

主办单位:中国行为法学会   
承办: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与传播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